进口商品突增7-10天“静置期”,葡萄酒进口商多项成本再提升
2022-03-29 17:16
近日,有成都葡萄酒经销商向WBO透露,从浙江温州发过来的进口葡萄酒所需时间比正常情况增加一倍以上,原因是近期当地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频次提高,进口葡萄酒也受到波及。此外,进口货物被要求实行7至10天不等的“静置期”,致使进口商成本进一步提升。
01
进口商品需“静置”7到10天
上海卡聂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伟俊告诉WBO,事实上此次受影响的不仅是进口食品,而是所有进口商品,原因是此前温州出现的疫情与来自韩国的进口服装有关,因此温州在全市范围内展开针对所有进口商品的检查。
据《温州日报》3月12日报道“连日来,我市商务部门对辖区内从事进口商品销售的企业和商户展开摸排。截至10日,全市商务系统共出动274人次,对44家商超进行排查,共排查到相关进口商品2085件,均已下架。”同时执行的还有进口物品“人物同查”;进口商品除提供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消杀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需经消杀、集中进仓静置7天并再次核酸检测合格后赋码才能入场销售等措施。
山东青岛也存在葡萄酒被要求静置的规定,据青岛一名葡萄酒进口商何明(化名)发给WBO的通知显示,自己的进口货物被要求静置10天。据其介绍:最早的通知是要求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的货物静置10天,但最近“一刀切”。他举例,从日本、韩国到青岛只需花费26-50小时,进行“静置”可以理解,然而从欧洲过来的葡萄酒已在途40余天,并且大多属于非冷链运输,也同样被要求静置。
WBO还问询了浙江宁波和福建厦门这两个国内重要的葡萄酒进口口岸相关企业,相关人士均表示这两个口岸暂未实行进口货物必须“静置”的规定,这或许与当地疫情具体情况相关。
02
找不到有资质开证明的单位,经历约两周“阵痛期”
据悉,严格的防疫措施首先对渠道终端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被要求出具包括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消杀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于部分证明材料需要由进口商提供,因此接下来的工作由渠道终端上溯至进口商。
图源:温州新闻网
对此,陈伟俊表示刚开始确实经历过一段约两周时间的“阵痛期”,因为正规报关的产品都手续齐全,需要补的部分证明一时间找不到有资质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开具,但随着相关部门防疫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公司已经找到有资质出具证明的单位,问题也迎刃而解。
03
时间、人力、仓储成本均有所增加
至于本轮疫情造成的影响,陈伟俊表示主要是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也对此表示理解,毕竟疫情防控无小事。因为按照浙江省“专业市场物防在线”数字化应用系统中“一人不漏”要求:建立进口商品“直接接触人员”“间接接触人员”“一般从业人员”三张清单,实现动态监测;系统对健康码为“红”“黄”色人员,以及未按照重点人员要求定期核酸检测的人员及时发送预警提示。这就要求公司所有人员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才能开展工作,合作伙伴也同时面临这样的要求,相应导致工作对接时间成本增加。
作为进口商而言,陈伟俊表示对商品成本的增加影响有限,因为公司一直都是按照规定执行检验检疫程序;此外,经销渠道上还有春节活动采购的库存,因此对公司的销售影响也不大。他希望今后相关部门今后在制定政策时能更细化一些,毕竟像葡萄酒这样的大宗进口商品运输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影响下,物流和仓储周期都相应延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几率很小。
“我们部分产品是入自己的库,但有入保税仓的产品,则需要增加收费。”何明介绍,“我们支持政府的相关规定,但希望能减免一些费用,尽管目前仓库也为我们降了一些费用,但一个货柜10天的仓储费用仍需1200多元。虽然分摊到每瓶酒上不多,但作为进口商,每一毛钱都是利润。”
此外,他还担心仓储周期变长将导致资金周转的周期也随之延长,加上本已增加数倍的物流时间,导致库存下降明显,“(现在)比去年12月份的最高库存下滑30%,已经有部分产品出现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