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对进口商品检查力度,内地进口葡萄酒商也被波及
自3月下旬以来,部分非港口城市加大对进口非冷链货物的监管力度,进口葡萄酒的经营受到一定影响。WBO对多个城市的进口葡萄酒经营者进行了调查。
01
多地加强非冷链进口商品检查,郑州两周查一次
WBO此前曾报道沿海部分口岸城市要求对进口商品增设7-10天“静置期”,同时提高检验检疫频次及要求提供终端提供相应核酸检验阴性证明。目前,部分非港口城市也开始对进口商品加大检查力度。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要求全省系统加大市场巡防力度,据郑州当地媒体报道,目前郑州市场进口酒销售采取“三清三不”制度,要求进口非冷链货物来源清楚、货物运输方式清楚、卸货方式要求清楚,来源不明不进货、未经核酸检测不卸货、核酸检测不合格不上架销售。据郑州一位销售进口葡萄酒的商家向WBO透露,目前保持两周一次的检查频次。
其他城市的情况如何呢?内蒙古呼和浩特鑫六合商贸创始人郭世芳表示,当地也在执行类似的政策,对超市销售的进口商品“经常查”,从2020年开始增加核酸检测报告。
据一位进口商透露,山东青岛的超市渠道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在2020年后清关的,除提供正常报关报检手续外、还要提交每款产品的进口商品消杀证明。他最近到港的5条货柜的消杀费用总计超过4200元人民币。
这位进口商还透露,目前浙江杭州要求当地进口酒销售网点在提供三证一码(即海关报关单、进口商品检验检疫证明、商品核酸检测报告和预防性消杀证明)的基础上,还需加上公司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法国1374乐朗酒庄总经理岳朋超介绍,江苏南京雨花台软件谷社区以及商务局也曾发过类似文件给公司,要求对进口商品定期做核酸与消杀,保证货品安全到达客户处。同时,公司应政府相关部门指示,请当地医学检验所出具检验报告,提前准备好相关手续,从而便于客户方完成当地的检查需求。
WBO还向重庆、河北石家庄及山东济南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进行求证,均被告知当地暂未出台这样的要求。
02
持续冲击,经销商销售受影响
对于这样的检查,所有的进口商和经销商都表示基于目前的疫情防控需要是可以理解的。
但同时,大家也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餐饮堂食时常受到影响,使得葡萄酒的饮用场景缺失不少,也使葡萄酒的动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进口商品屡屡在核酸检测中呈阳性,致使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进口商品的检查力度,随着检查频次的提高,不仅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心存顾虑,部分小经销商对经营进口葡萄酒也产生了畏难情绪。
03
专业人士: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外包装,进口葡萄酒污染几率很小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目前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进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冷链运输方面,这是由于新冠病毒在低温冷藏条件下的稳定性远比其他冠状病毒强。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此前曾回应,阳性率总体来看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目前全国进口的冷链食品、货物检测呈阳性的,大多数污染都比较轻。“通常来说,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也指出:“从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只能表明食品外包装曾被病毒污染过,不代表病毒仍然具有活性。”
该业内人士认为像葡萄酒这样的大宗非冷链运输进口商品,本身在途运输时间较长,一般船运周期1-2个月,尤其受全球疫情影响,物流和仓储周期都相应延长不少,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几率很小。
*部分内容据河南市场监管周报、正观新闻、光明日报,部分图片源自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