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葡萄酒市场之惑

2022-08-16 18:56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曾在全国葡萄酒市场领风气之先,曾经创造过连锁酒窖、酒类电子商务、名庄酒运营商等新模式,并成了多个国内外头部品牌的核心市场。2019年以来,面对酱酒、威士忌的轮番冲击,广东以珠三角为代表的葡萄酒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广东葡萄酒从业人士对此又有哪些看法?WBO进行了调查。


1

进口葡萄酒依然占优势


对于目前广东葡萄酒市场上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的占比,根据多名经销商反映的情况来看,进口酒占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广州龙程酒业市场部总监徐欣诤估计在渠道内进口酒与国产酒的比例约为8:2,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国际化品牌集中度更高,“下沉市场还处于一线市场5年前的状态,一般通过‘国家+品种’来辨认进口葡萄酒,此外国产葡萄酒的占比也相对高些。”


广东酒商周威林(化名)告诉WBO,根据2020年以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进口酒和国产酒的比例为50:1,2020年以后,以怡园、瓏岱、敖云为代表的国产精品酒品牌开始发力,特别是天塞、西鸽等品牌中间价位段的精品酒实现市场拓展,他认为目前进口酒与国产酒的比例估计能达到30:1,有明显的提升。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消费水平方面,一线城市名庄(1000元以上/瓶)的开瓶率较高。下沉市场主流则是入门级(零售价40-80元/瓶)和精品级别(90-200元/瓶)的产品,且多为全国有广泛品牌知名度的品牌。


广州润之道商贸总经理黄月表示以他了解的情况为例,进口酒要占到7-8成,一线市场以知名大品牌为主,下沉市场则集中了很多二三线品牌,且竞争激烈。


广州酒商于真(化名)表示目前市场上进口酒与国产酒的比例约为7:3。都度酒庄全球供应链中国区首席运营官穆彦宏也认为,目前广东市场还是以进口酒销售为主。


深圳卡门葡萄酒学院院长杨钢认为在广东葡萄酒市场上进口酒的占比至少在90%以上,他表示一线城市对所有葡萄酒的接受程度会高很多,“下沉市场更接受进口酒了,对国产酒感觉更弱。”


深圳酒商李辉(化名)表示,据他观察葡萄酒市场上进口酒的份额要占到8-9成,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开放性较强,进口酒比重更高一些;下沉市场国产酒比重要高一些,毕竟像张裕这样的国产品牌耕耘市场多年,尤其是在商超还是能看到其产品。此外,他还表示下沉市场由于体量不大、从业人员少、消费意见领袖集中等原因,跟风消费的现象突出,往往某个品牌一定时段内在当地的流行程度颇高。


中山酒商Nicole(化名)告诉WBO,当地葡萄酒市场上进口酒占比超过80%,相对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当地消费者由于接受葡萄酒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更认品牌知名度,而非关注产地、风土、酿造技术等信息,其实这也是国内葡萄酒下沉市场所面临的现状。



深圳市葡萄酒协会会长武运平透露,广东葡萄酒市场上进口酒与国产酒的比例肯定是大于9:1的,“以深圳为例,在较为正式的餐桌上很少能见到国产酒,偶尔能看到也是在品酒师这个小圈子里。”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彭洪告诉WBO,国产葡萄酒在广东市场的占比可能不到15%。


2

百元级产品是主流,受疫情影响下滑最严重


那么目前广东市场上葡萄酒的消费价格是一个怎么样的分布情况呢?彭洪表示主要以百元价位段的为主。


武运平透露,酒商主推的还是200-300元/瓶的酒,商场里销量比较大的则是100元左右的酒,“因为200-300元/瓶的酒,首先这个价格大家都能接受,其次在这个价格段,正规酒商对品质的把控还是不错的。”他解释。



徐欣诤认为要分情况来看,认品牌的消费者主要选择200元-300元/瓶的产品,对葡萄酒了解较多且看重性价比的消费者,一般会去淘60元-100元/瓶价格区间的产品。


周威林介绍道,目前广东市场上百元以下的产品销量同比往年下滑3成,可见低端酒消费者受经济下滑影响最大;100-300元价格段的精品酒销量也有轻微下滑,但幅度不大;千元级以上产品目前仍处于“有价有市”的状态,高端消费人群受影响不大。


杨钢表示目前终端最能走量的产品还是50-150元/瓶这个价格区间,黄月认为价位在200元/瓶的葡萄酒销售最好。


穆彦宏介绍,目前市场的两极分化严重,“就我们各门店的销售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消费降级,性价比高的入门级酒款需求量大,一方面高得分酒、高价值酒款也很受欢迎。



李辉表示目前100-300元价位的进口酒销售不错,主要是在家庭饮用、朋友聚会等场景进行饮用。


Nicole表示,中山当地基础款葡萄酒零售价约在50元/瓶;中档位葡萄酒的零售价约为150元/瓶;更高档次的葡萄酒消费零售价约为400-500元/瓶,以涨价前的奔富Bin 389为代表。


3

奔富的消费基础还在,拉菲系和干露表现活跃


在畅销品牌方面,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了奔富,足见其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杨钢就表示:“进口酒最畅销的就是奔富,这个在广东地区是不可替代的,然后近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奔富受到一定抑制,目前来看蒙特斯、拉菲传奇、传说销售得还是比较好一点;超市渠道长城的产品还能动销,像西鸽这样的国产精品酒品牌目前已经开始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并逐渐向消费者进行推荐。”


周威林告诉WBO,目前市场情况:奔富Bin系列销量现在靠老粉丝支撑;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的产品渠道销售为主;干露酒庄的红魔鬼在在KA卖场曝光度比较高,但产品线较为简洁精准;小龙战舰是广东市场上流通的一个老单品,有一定的性价比;蒙特斯近年推出了多款中高端的新单品,加上渠道管理和市场管理比较完善,目前经销商对其认可度较高。



黄月表示“(市场上)还是奔富系列产品一枝独秀。”于真则表示“广东市场包容性很强,目前没有突出的大单品。”


徐欣诤透露,进口葡萄酒中拉菲传奇、木桐嘉棣市场可见度较高,奔富系列和洛神山庄比往年要少,国产酒方面,长城的华夏92、95算是比较畅销的。


李辉告诉WBO,进口酒中拉菲、奔富、蒙特斯是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品牌,还有各个产区的代表性酒款也有各自的消费群体,这还是得益于一线城市的包容性较强;国产酒方面,除了张裕之外,最近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的声量较大,主要是产区推广力度大,再加上政策面有支持。


Nicole表示当地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品牌就是奔富,堪称葡萄酒中的“硬通货”,随着疫情影响,目前水货、平行货都少了很多。


4

困境:酒商如果只卖葡萄酒的话难以生存下去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广东一家大商在十余年前进口葡萄酒的高光年代,曾经拿下半条街的铺面销售酒水和进口食材,其中葡萄酒和洋酒占到大头,而现在其经营的铺面已经缩减为一间,且以经销名优白酒为主。从这个案例管中窥豹,进口葡萄酒起伏之势难料。


关于广东葡萄酒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经济下行导致消费力下滑、疫情导致饮用场景缺失和面临其他品类的冲击,这是大家的共识。此外,黄月认为目前进口成本的增加更为本就不景气的葡萄酒市场雪上加霜。


最大问题是品类销售意愿降低,大家都不愿意卖葡萄酒了。” 徐欣诤感叹,“进口商利润空间没有往年大,不如其他酒类产品,而且要面临储存、临期、沉淀退货等情况。终端在酱酒热之前都多少囤有葡萄酒,这几年都在清仓。”


杨钢以自己为例,谈到由于现在做进口葡萄酒的门槛不高,进口商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渠道被挖得很厉害。”就目前的葡萄酒市场规模来看,进口商不愿意加大投入去打造品牌,“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对批发商而言,由于竞争加剧,“批发商的利润也超级低”,因此目前几乎没有专做葡萄酒的批发商了,都要靠同时经营其他品类才能存活。零售终端更是如此,“所以你在整个广东地区很难看到那种专业的卖红酒的店了。”


周威林表示,2022年进口商面临“到货周期长、成本上升、销量不稳定(疫情影响)、投资利润比不高。”等几大问题;批发商则面临“流通产品价格透明、经销代理销售任务重;而小众品牌市场数量众多,没有稳定的价格保护政策和强势的品牌背书,推广难度比较大。”的困难。加上“流通单品的电商价格冲击大的老问题,精品和名庄级别的进货价格、到货数量的不稳定,消费者容易流失。”这些原因叠加,导致广东葡萄酒市场与去年相比相对低迷。



李辉认为目前面临最大的困境还是疫情导致消费信心不足,尤其是餐饮、宴席场景大幅缺失,对葡萄酒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不过他也表示“基本已经到谷底了,再减少也少不到哪里去了,并且目前留下的都是真正的中度和重度葡萄酒消费者。”对于受其他品列的冲击,他表示主要是以前名庄酒的饮用场景受到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高端酱酒的侵蚀,至于威士忌,尽管热度比较高,但影响力主要还是集中在爱好者中,像一般的餐饮场景还是很少见到威士忌的身影。


Nicole认为,中山当地葡萄酒市场也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类似,葡萄酒消费首先受到经济下滑导致的消费萎缩影响,其次是酱酒冲击,尽管目前酱酒也有退潮的迹象,但是毕竟库存还在那里,足够消化一段时间。


穆彦宏透露,目前广东葡萄酒市场有缓慢回暖的迹象,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比如消费降级、消费场景的变化、消费市场的不断碎片化、细分市场的迭代速度加快等。


彭洪则认为目前广东葡萄酒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方与消费者沟通不畅,相比其他品类在市场上的声量太小。尽管受疫情限制,但相比其他品类见缝插针举行品鉴会,葡萄酒落地的力度还是不够,“感觉是葡萄酒把消费者忘了。”不过他也坦言,即使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像张裕这样为数不多的品牌还在坚持做大流通市场的推广,而不仅限于团购这样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行业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