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场“大师班”,大师去哪了?

2023-07-20 17:29


一位读者向WBO爆料:他近期参加了一场酒展,该展会号称共有22场“大师班”,但实际上一个葡萄酒大师或科班出身的教授都没有现身。当前,“大师班”的质量似乎越来越受到从业者的诟病。



01

大师去哪儿了?


根据这名读者刘然(化名)的指引,WBO查询到该酒展的宣传中写有“22场大师班”的字样,但通过具体内容,发现这些“大师班”没有一场是称得上大师的导师来授课,甚至很多主讲者仅仅是酒业公司的员工。


“这种情况在今年春糖也十分明显。”刘然称。


一名参加今年春季糖酒会的湖北酒商表示,参加了某两家酒庄所举办的“大师班”,实际上都只是酒庄的品牌推广工作人员作为主讲人而已。


“以前有酒庄或产区协会举办大师班,邀请到一些知名的WSET4级品酒师来讲课,我都可以理解。他们是专业人士,更重要的是具有第三方属性,我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客观的观点,从而去感知产品的优劣。而这种酒庄或酒业公司自己人上台,感觉仅仅是一场自卖自夸的活动而已,和我在展台与酒业公司负责人交谈没多大差别。”刘然称。



图片



02

预算紧张


 为何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名葡萄酒讲师林浩(化名)说道:“在2020年以前,葡萄酒大师班的确以大师、教授和葡萄酒专家为主。”


“但在疫情出现以后,外国的大师来中国不太方便了,因此大师选择面减少了。”林浩说,“另一方面,这几年大多数酒业公司的生意都不好,不愿意花更多钱去邀请大师来讲课。”


“此外,现在葡萄酒大师和知名讲师的费用也节节上涨,请一位知名讲师来讲课,成本动辄上万元,有些大师更是高达几万元。请国外的葡萄酒大师和专家,除了出场费,还需要支付高昂的国际机票、酒店费用,这些都是国内酒业公司当前难以承受的。”林浩说,“基于这些原因,当一家酒业公司把员工讲课称之为大师班形成破窗效应以后,这种做法便越来越普遍。”


图片



长沙葡壹精品酒业总经理方奕则指出:大师班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从前,很多酒庄或酒业公司举行大师班,是为了在某座城市收集有效酒商的信息,再从中发掘有效客户。而今,每座城市来参加大师班的其实还是那些酒商为主,新客户减少,于是也让一些酒庄或酒业公司压缩投入。


“葡萄酒大师班原本是一场产品推广活动,品牌推广与招商卖酒还是有区别的。而如今许多酒庄与酒业公司自己的员工上场,则更像一场会销活动。酒庄或酒业公司的负责人在台上照本宣科地讲酒庄与产品如何好,充满主观色彩。如此活动被冠以大师班之名号,有名不副实的感觉。”刘然说。


“更糟糕的是,有的人还大搞鄙视链,称自己为大师不说,也不是平视客户,而是俯视。”刘然进一步表示,“我就参加过类似一个活动,尽管这名讲师有一定专业基础,但言辞之间,都透出‘你喝不惯我的酒就是不懂酒’的论调,我作为买家,感觉自己被PUA了。”


林浩也表示:“在这种‘大师班’泛滥的背景下,从业者也学精了,只挑选那些有好酒的大师班参加,去喝好酒打个卡,还要时间合适。这样的活动要寻找新客户卖酒,难度更大了!”


03

大可不必蹭大师招牌


莫维(上海)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军说:“按照名称,大师班确实应该邀请葡萄酒大师或葡萄酒教授、认证讲师来讲课。但是,至于一定是葡萄酒大师还是其他人来讲解,倒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主讲人对品牌及课程的理解、及讲课本身的质量,反而更为重要。”


方奕表示,大师班也不一定非要“葡萄酒大师”授课,但主办方办这样一场活动,肯定要花不少金钱与精力,因此在举办之前,主办方可以将报名者先筛选一遍,邀请有一定意向的潜在客户来参加。


图片



李亚军也建议道:组织大师班活动的时候,大师班品鉴酒款的选择很关键,大师班讲解人对品牌和葡萄酒需提前做功课,充分熟悉品牌与品鉴酒款。其次,组织方要重视参与者质量而不要太看重参加人数。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既然一些酒庄或酒业公司请自己的员工讲课,是否可以提炼好主题,不去蹭大师招牌。否则,参与者心理肯定有落差,还会对主办方的诚信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