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部分卖家玩套路:以“捡漏孤品”“亏本清仓”为由卖葡萄酒

2025-04-27 17:49

近日,WBO注意到,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中出现了不少葡萄酒转卖的信息,有“捡漏孤品”“亏本清仓”“低价套现”“盲盒”等形式,这些都是什么酒?是否符合规范?又有什么“套路”?对此,WBO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01

以“捡漏孤品”“低价套现”吸引买家购买葡萄酒

近日,WBO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中,以“红酒”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时发现,平台中有不少关于红酒的转卖信息,其中大致可以分为“捡漏孤品”“低价套现”“亏本清仓”“盲盒”等,单纯个人出售的情况不多,主要以大宗零售批发信息为主。



在这些红酒的商品详情中,卖家会通过文字及图片的方式,将红酒的来源、原产国、等级、葡萄品种、价格、奖项等信息进行标识。


在闲鱼中,以“捡漏”“孤品”为由进行售卖的卖家不在少数,有商家在描述中称“捡漏孤品,没有几瓶了”,但在商品详情页中却显示,10000多浏览、600多人“想要”,价格也都在10—50元不等。

此外,还有一类“盲盒”酒品在二手平台上销售,卖家在商品信息中称,这些酒品为“中途退回件”或“拦截件”。这些商品因买家未能及时收货而退回,商家称,这些酒都是准新的,存在微小瑕疵,单瓶价格在9.9元至15.9元之间。


在“私聊”界面中,卖家表示,这些盲盒酒品销量已经超过10000瓶。然而,当被询问盲盒内包含哪些酒款时,卖家称,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有哪些种类。


同样,以“亏本清仓”“低价套现”为由的卖家也不在少数,这些酒款的售价大部分都在50元之内,但扫码价普遍在1500—2000元之间。有的甚至没有中文背标,多数需要按箱(6瓶)购买,并且支持包邮。

无论是“捡漏孤品”“低价套现”还是“亏本清仓”,WBO通过卖家提供的照片来看,卖家拍摄的红酒背景一般都是在仓库、烟酒店货架中。

WBO在闲鱼公约中发现,若卖家希望发布食品类商品,需上传食品经营许可证、预包装食品销售备案凭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经平台审核后方可发布,不支持发布保健食品、奶粉、食品添加剂类商品。


闲鱼工作人员向WBO表示,平台并不允许未经资质的商品发布,且大数据监控系统正在不断完善,虽然目前无法做到全覆盖排查,但违规商品一旦被发现,必定会被处理。

02

全英文说明的法国酒“法拉圣堡”让人疑惑

WBO注意到,部分以低价促销、强调稀缺性的葡萄酒,因信息表述与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距,引发了部分酒商的关注。

例如,一款名为“法拉圣堡”的葡萄酒,卖家在介绍中称其为“捡漏”“孤品”,并标明其“产地法国”以及“100年老藤干红葡萄酒”,属于AOP级别,酒精度为15.5度,但售价仅为49元,界面显示614人想要,1.3万浏览。

酒商吴威(化名)告诉WBO,自己下单了该款葡萄酒,该款酒水的中文背标中显示,红酒名称为“法拉圣堡·Y100老藤珍宝干红葡萄酒”,原产国为法国,级别AOC,葡萄品种是歌海娜、西拉,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15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款酒的原产国为法国,但是瓶身中的相关介绍则全部为英文,写法让人生疑。


另外,该款葡萄酒的瓶身中还印有“Gilbert & Gaillard”的获奖标识,该奖项的中文译名为吉伯特&盖拉德,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不少国内酒庄都会参评。但WBO在官网中搜索“FARAH SAINT CASTLE”时,并未找到该款葡萄酒。



同时,该酒的酒标及酒帽中印有“old rattan”字样,“100”的字样也十分显眼,酒帽中的生产日期也用喷码标注,于2022年3月15日生产,生产商为“ROBERT BRUNEL SAS”。

吴威表示:“开瓶后发现,这款葡萄酒的颜色呈现紫红色,不像是2019年的酒,品尝起来也十分寡淡,另外,这款酒也没有呈现出歌海娜、西拉多葡萄品种的强劲单宁及复杂度。”

对此,业内人士胡富(化名)指出,一般来说,法国老藤葡萄酒不会标注“old rattan”一类的英文描述,法国老藤一般用“Vieilles Vignes”字样,也不会带有这类生产日期,而酒瓶中的浮雕,更像是模仿罗纳河谷产区的标识。


在浮雕方面,WBO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罗纳河谷AOC都强制要求浮雕,但对于一些知名村庄级AOC,则要求或推荐瓶身带有产区标识,一方面是增加识别度和正统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假酒。另外,酒庄如果自己要加特别浮雕,必须在申报酒款时通过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机构的批准。

WBO通过卖方的个人名片发现,该卖家实际上是一家酒水批发商,主要经营法国、意大利、智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地的进口红酒,还涉及部分威士忌的销售。

03

相关话术只为“吸睛”,重点是吸引买家

对于这些“低价套现”“亏本清仓”类型的销售方式,广东葡萄酒进口商刘勇认为,这样的销售现象在闲鱼并不罕见,“这些卖家大部分是电商公司,借助平台流量进行销售,像‘亏本清仓’‘低价套现’‘拦截’等词语,几乎都是营销话术,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不意味着真正低价或稀缺,目前葡萄酒库存普遍高企,许多商家试图通过二手平台“柔性清仓”,将压力转嫁至C端消费者。”

而对于标榜“瑕疵酒”的低价销售,刘勇表示,这种销售方式多为商家去库存的策略。“目前市场上葡萄酒库存较为高企,商家通过‘瑕疵’这一名义进行打折,选择在二手平台进行出售。通过这种方式,可能会平衡一些线上线下的销售。”

此外,刘勇还告诉WBO,部分“捡漏”酒品可能是品牌的窜货产品,这些本应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酒款,因未经授权流入市场,价格也大大低于市场价。

杭州某电商平台酒类运营经理傅欢(化名)表示:“对于二手交易平台来说,商品资质审核门槛相对较低,交易风险、维权成本都会比较高,所以在闲鱼上架相关商品,相关宣传用语都比较‘大胆’,而且由于价格比较低,一经发现问题,很少有人会去维权。”

闲鱼作为淘宝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与淘宝、京东的差异显著。“在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上,卖家想要售卖相关产品,必须获得相关品牌方的授权,但闲鱼则没有那么严格。”傅欢说道。

针对上述问题,青岛公益律师张光耀表示,如果商家在销售页面上故意制造‘急售’‘捡漏’‘清仓’等紧迫或限时信息,而实质并无真实库存压力或瑕疵事实存在,则涉嫌构成虚假商业宣传行为。

另外,若商家标榜“清仓亏本”“瑕疵处理”,却是用以掩盖低成本、非授权的酒水转售,则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另外,转售非授权酒水也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商标侵权、违反酒类专卖许可制度以及构成不正当竞争等多重法律责任。

“更严重的,如果商品存在实际质量或真伪问题,消费者因此受损且商家存在主观隐瞒,还可能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欺诈销售条款’,依法应支持三倍赔偿请求。”

“这类做法的本质,是利用平台合规审核漏洞和‘清仓’标签来模糊法律边界,一旦被行政机关或司法部门查实,除民事赔偿外,还可能面临行政罚款、下架整顿、信用扣分等处罚。”

随着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和二手交易平台的发展,消费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与风险。在光鲜包装背后,是亟待厘清的商品合法性与交易边界。平台应完善算法识别与人工审核协同机制,建立透明高效的投诉通道;监管机构应加强跨平台执法协作,严惩假冒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