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 9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变化 | WBO 2019盘点
传统中国春节即将到来,各个物流也将终止发货。大部分葡萄酒人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回顾过去的一年,回顾这般酸甜苦辣。
过去的一年,我们铭记了什么呢?
翻一翻WBO在这300多天中每一天的独家新闻,我们看到了一些片段,一些细节,一些事件,一些人物,如云烟过眼,白驹过隙。
于是,我们决定去挖掘这些新闻背后的共性,找到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特点,希望能够帮到一直关心我们的读者,我们的朋友,去对过去的这一年做最深刻的反思。当然,也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
传统渠道销量的阶段性下滑
2019年,虽然葡萄酒在电商渠道、网红带货渠道保持了些许增长,但在商超、餐饮、名烟名酒店、团购等渠道都呈现一定程度下滑。
在整体销售不利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创新终端、创新玩法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让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就像中国汽车行业,虽然整体销量呈现下滑趋势,也不妨碍有一些品牌、一些4S店、一些创新销售业态保持增长。在这个下滑的过程中,淘汰的一定是落后产能和落后品牌,葡萄酒也不例外。
所以,未来两三年,都将是葡萄酒行业的落后产能、落后品牌的淘汰年。当然,你看看身边各种场合关于葡萄酒的开瓶率和普及率,以及全球市场葡萄酒和烈酒的消费比,就知道中国葡萄酒行业远远没有触及到天花板,阶段性调整只是为了更好起航。
“葡萄酒+即饮渠道”开始萌芽,培育新的消费群
2019年,有一种全新的渠道也受到了WBO的重点关注,那就是“葡萄酒+即饮渠道”。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三线城市,都在尝试葡萄酒轻食吧、葡萄酒主题餐厅、葡萄酒主题酒吧等方式。
对葡萄酒行业而言,这是幸事。一群热爱葡萄酒文化的人,愿意为了提高葡萄酒的普及率和开瓶率,去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去这样的葡萄酒主题的即饮渠道消费,怎可能不打开一瓶或者不喝上一杯葡萄酒?当然,在WBO报道的案例下,这些尝试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但是无论单店的成功或失败,对于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对于中国消费者了解和理解葡萄酒,都是最大的利好。
我们也希望,这样的业态在未来会越来越多。当然,在创新渠道控制好加价率、让消费者放心也是一门最大的学问。
50元左右价格区间产品日益清晰和壮大,背后是大众消费者的投票
虽然低价酒在任何一年都存在,但是WBO却认为2019年是30-60元区间葡萄酒发展元年。
几年前,如果一个还不错的品牌,零售价格被终端定在50元附近,生产商或品牌运营商通常会非常苦恼。但在2019年,一些生产商和品牌运营商,主动把某些单品的标价调整到50元附近,他们在不断探寻中国大众葡萄酒的标杆价位。
这是葡萄酒在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的萌芽,这也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希望,葡萄酒不再仅仅只是瞄准高端群体,而是成为一款更为理性、大众生活化的有一定快消属性的产品。
所以,未来如果不断有全球大品牌旗下产品零售价就在50元附近,你也不用过于惊讶。2019年,正是中国大众葡萄酒元年,也是葡萄酒从所谓的奢侈品向生活必须品、快消品转变的元年。
中国市场,终究还是要融入成为全球市场,葡萄酒在全球本就是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核心品牌资源化
2019年,随着白酒和洋酒在市场层面的表现,也给葡萄酒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启示。那就是核心品牌越来越重要。
WBO不止一次表达过,未来中国市场可能就是10-20个核心品牌和100-200个精品酒品牌角逐的市场。如果不能在未来几年迅速进入到这个俱乐部,很可能将面临亏损的命运。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不可能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探索葡萄酒领域,一生能记住并购买10个葡萄酒品牌足矣。
显然,即使是澳大利亚的两百多家红五星级酒庄,在澳洲也属于少数群体,也有很大一部分处于亏损的状态。
所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终端把资源集中到核心品牌层面,即使核心品牌的单瓶利润普遍不高,他们也愿意跟随核心品牌共同成长。无论是中国葡萄酒、法国葡萄酒还是澳洲葡萄酒,为数不多的几个的核心品牌,开始呈现资源化趋势。
中国葡萄酒定位调整年带来的阵痛
2019年,对于中国葡萄酒而言,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种困难,应该说是企业主动应变带来的阶段性阵痛。
无论是张裕、长城、威龙、王朝这样排名靠前的生产商,还是一些二三线生产企业,都在2019年重点梳理自己的产品体系,清晰划分大单品阵营。中国葡萄酒企业一改过去那种粗放式、多条码式、大商定制化发展的特点,开始认真反思,并且都在推出清晰定位的大单品阵营。
此外,以怡园酒庄为首的一些酒庄,也坚定在走精品葡萄酒酒发展路线,并且逐渐和国际上的精品酒庄接轨。
当然,所有的调整的背后,都会带来一些阵痛,这也是中国葡萄酒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未来,等待中国葡萄酒的一定是新的上升通道。
冰火两重天的澳洲酒
澳洲酒是2019年市场的亮点。即使作为亮点的澳洲酒,境况同样是冰火两重天。
首先是大品牌热和中小品牌的冷,大品牌热的背后,是很多优质的中小品牌面临困境,招商难,动销难,价格也不便宜。
其次是一二线城市的热和三四线城市的的冷,以红五星酒庄为例,很多三四线城市经销商对这个概念并不敏感,但是在进口商层面以及部分重点城市又非常火爆。大部分消费者也还是对大品牌更为在意。
法国酒竞争压力全面传导至上游
法国酒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周期后,又再次陷入了一些困境。还记得2009年前后,法国酒在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也遇到了困难,无论是列级酒庄还是普通级葡萄酒,价格都降到了冰点。
2019年,属于法国葡萄酒的危机再次来临,除了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等少数活跃的企业和品牌以外,大部分的法国葡萄酒都面临困境,无论是低端的欧盟酒还是普通的AOP级别酒,库存都在积压,采购价格同比都在下降。
葡萄酒作为农产品,每年都有相对恒定的产能,一旦有几年销售不及预期,就会形成库存和积压,也需要1-2年去消化这种困境。2019年-2020年,应该就是法国酒的去库存周期。
白酒和葡萄酒行业的“乾坤大挪移”
2019年,很多人只看到一些葡萄酒商调集资金去做白酒,却没看到更多的白酒大商、白酒企业在战略布局葡萄酒。
WBO认为,2019年是白酒和葡萄酒的乾坤大挪移之年。首先,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压力,各自都会有一些不坚定、不专业的酒商,去选择看上去更为赚钱的行业。
其次,白酒企业、大商作为酒业最有实力的一个群体,基本上在2019年都全面拥抱葡萄酒,这对葡萄酒是幸运之事。WBO也多次报道过,2019年,一些有白酒基因的葡萄酒公司,葡萄酒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
反观一些并无多少资金实力的葡萄酒商,2019年选择去资金密集型、品牌主导型的白酒行业淘金,这是并不明智的事情。与其去当一些三四线白酒品牌的接盘侠,不如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主业。
一些熟悉的人离我们远去
2019年,很多人也在道一声:江湖再见。
无论是一些全球顶级葡萄酒企在亚洲的负责人,还是一些中国知名葡萄酒企及进口商的负责人,都在2019年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岗位,一些人甚至离开了葡萄酒行业。
一些引领时代的伟大人物永远离开了我们,包括侯伯王酒庄的传奇酿酒师Jean-Bernard Delmas让-伯纳德.德尔马,波尔多传奇人物André Lurton安德利.露桐。
2019年,也是葡萄酒行业的告别年。
2019年,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年份,也许预示着葡萄酒行业一个新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