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巴厘进行重组,或为缓解收购馥华诗的财务压力

2025-07-22 15:55

在12亿美元收购馥华诗(courvoisier)干邑品牌后的一年半里,金巴厘集团(Davide Campari Milano)债务压力明显提升。集团2025年一季度报显示,债务水平同比增长52.7%,但净销售额下滑4.2%。


在此背景下,金巴厘近期执行了一系列重组计划,包括出售部分品牌以缓解收购带来的财务压力。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西蒙·亨特(Simon Hunt)表示,集团未来将继续精简业务线、聚焦核心品牌,并暂停收购扩张计划。


01

金巴厘已执行多项“瘦身”策略


6月26日,金巴厘宣布将Cinzano苦艾酒和起泡酒业务、以及意大利格拉帕酒品牌Frattina品牌出售,交易总金额为1亿欧元。


这笔交易被视作金巴厘新任CEO上任后的首个大动作,旨在通过出售部分资产来优化品牌结构,并缓解财务杠杆压力。这两大品牌2024年合计销售额为7500万欧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2%,但在近年增长乏力,利润贡献有限。


就在4月份,金巴厘还释放出消息要出售澳大利亚的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生产鸡尾酒等即饮产品。


在业务精简背后,金巴厘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据金巴厘一季度财报,截至2025年3月末,集团净债务升至24.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1.88亿元),同比暴增52.7%。而同期净销售额则下滑至6.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5.58亿元),降幅为4.2%。


财务压力显著增加,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就是2023年金巴厘以12亿美元从三得利手中收购了干邑品牌馥华诗。


这笔高溢价收购显著拉高了金巴厘的债务水平,尽管馥华诗在2025年一季度贡献了约3210万欧元销售额,但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4.8%,相较于品牌收购时13.2亿美元估值的长期回报预期,目前的投资回报仍显缓慢。


02

馥华诗在华无为而治?


自金巴厘收购馥华诗以来,主要在美国、英国和南非市场推广,在中国市场则处于低干预状态。经销商分析到“金巴厘接手馥华诗后没再没出货,也没有换包装推新等行为,现在价格体系仍有些混乱,估计要等它库存自然消耗到较为良性的水平。”


早在三得利运营期间馥华诗的价格体系就已出现问题。彼时经销商要想拿到山崎、响、白州等热门威士忌的配额,需要以较高的比例搭配馥华诗。有些经销商拿到货后会以成本价或者折扣价转手,这就导致比如馥华诗XO原本600多元的渠道进货价,在批发市场跌至400多元,这个价格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日威当时的利润较高,尚可覆盖这部分亏损。


随着威士忌价格整体回落,日威在中国市场进入“去泡沫”状态,馥华诗的高社会库存问题也凸显出来。


福建漳州洋酒经销商李伟表示,“三得利的经销商预计都会有个几千件的库存,我所知道的一个大商馥华诗优选版就进货了一万件以上,一直在以各种价格抛货,有时甚至低于150元。这款产品的级别其实在VSOP和XO之间,按正常渠道价拿货在350元左右。”


不过据了解馥华诗VSOP在库存清理了近2年以来,已经进入相对良性的状态。福建厦门威士忌经销商刘飞透露,“馥华诗VSOP在价格低点时低到过160多元,近期还回升了一点,渠道报价涨到了180元左右。前段时间金巴厘业务员来找我,表示他们现在正尝试在夜场渠道小规模铺一些货,其他渠道暂时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


级别再高一点的馥华诗特醇EXTRA,近期也有部分批发商进行抛货,“2022年款,共计22瓶,清仓处理价1130元/瓶。”目前在电商渠道零售价格普遍在2000-2500元/瓶之间。


再来看馥华诗的一些限量产品。馥华诗传奇水楢木桶的全球限量发行500瓶,在中国市场库存仅几十瓶。有批发商在2024年10月就在以1万元/瓶清仓,2025年4月再次发布相同价格的清仓信息,可见出货速度也较为缓慢。


有业内人士分析到,“馥华诗干邑的品质其实是不错的,前几年有些人还会用它VSOP的酒去仿其他大牌。我在联合利华的时候就在接触,当初还叫拿破仑,但在更换了几个管理团队后,均未被放在推广的核心位置,有些可惜。目前金巴厘在中国的策略如何,还不清晰。”


“金巴厘过去擅长的是低位收购、组合优化、全球协同。但馥华诗干邑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位置相对尴尬,三大洋已经分割了大部分市场,在福建、广州等重要洋酒市场也早已被卡慕超过,重塑难度远高于过去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