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一级庄国内现货大幅减少,进口商基本不再大量备货
不久前,在接到一箱木桐正牌现货的客户下单需求时,一位上海的名庄酒进口商因自身没有现货,转而求助于同行调货,问了一圈才发现,居然均没有能马上到手的现货产品,向WBO感慨:如今国内五大一级庄的现货库存也明显吃紧。
而WBO从国内多个地区的名庄酒进口商的口中也证实了如此现象。一方面,绝大部分进口商因消费低迷、行货价格等原因,对头部名庄也不再大量备有现货;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水货”渠道来源减少,低价名庄的需求则被抑制。
同时一位名庄酒经销商也告诉WBO,因市场低迷以及资金压力,部分头部进口商被迫低价抛货,将一级庄行货产品下探至水货价格,其近期便曾接手了一批瓶单价仅1100元的小拉图。
01
大量备货需求不再,有进口商目前仅备常规库存量的10%
曾经堆满名庄酒的仓库,如今变得空旷起来。这或许是当前国内名庄酒进口商群体中正普遍呈现出的现象。
早在中秋节前,WBO调查的全国多个地区进口商们在今年的备货量便呈现普遍缩减至去年水平的50%-80%的现象,甚至部分进口商不再为此专门备货。而这一谨慎的备货策略如今也已蔓延至包括1855五大一级庄们的身上。
除了前文所述位于上海的名庄酒进口商,其不仅自身并未备有木桐现货,在咨询了一圈同行之后也同样没能调到现货。
一位浙江的名庄酒进口商叶明也向WBO证实:从其目前手里的一级庄库存现货来看,基本仅是单款产品有5-10箱的库存水平。而其进一步表示:“按我们以前正常的备货量,实际上基本单款都是在50到80箱左右。”
从这一水平来看,其目前仅备有原常规库存的10%左右。
一家进口大商的相关负责人则同样向WBO表示,其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少,目前的现货库存较之前也基本减少了30%以上。
同时,深圳的名庄酒进口商易杰则告诉WBO,这实际基本已成为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即是大家均不再囤货,即使有量也非常谨慎。
02
行货价格仍相对较高,但低价的“水货”来源也在减少
“之所以大多数进口商普遍不愿备货,一方面是整个消费需求萎缩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常规行货产品因价格较高,动销很慢,基本很难与一些如‘水货’这样的低价产品竞争。”一位四川的进口商即向WBO表示。
广东聚仁名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则明确认为,如今一级庄的行货产品在中国市场非常尴尬,其就表示:“众多名庄酒消费者基本是自饮需求,目前行货的市场单瓶价格基本普遍高于‘水货’1000元左右,6支一箱即贵出了7000-8000元。所以这一价格很难让行货进口商有勇气大量进口备货。”
而早先,行货的优势即是可以开具正规的企业发票,但如今由于政策限制,企业用酒需求也明显减少,所以行货产品的这一竞争优势也被弱化。
上述四川进口商则告诉WBO,目前近些年份的五大一级庄中:大拉菲行货的常规调货价仍在5000元/瓶以上,大拉图不同年份产品也在4200-4700元之间,木桐在3800-4500元之间,而玛歌、侯伯王则在3500-4300元之间。
而对于大部分“水货”而言,基本均低于行货价,加之名庄酒普遍的自饮需求,千元左右的价差让这类高端消费群体也难以接受。
不过,尽管“水货”有着普遍的低价市场优势,但近期中国海关对走私产品更加严格的审查,则让这类产品流入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难,这一来源的产品减少明显。
易杰则向WBO表示,近期海关对于涉嫌走私的清查力度明显趋严。例如众多早先通过低报关税且已清关的此类产品和案件,目前均开始集中回头清查。甚至有进口名庄量较大的知名行业从业者也被以此名义接受了协助调查。
“实际上,今年不少名庄在欧洲当地开始打折,很多低报关税的货因为下单更早,确实较报关时的现价贵了不少,所以按现价报关的话并不算低。但海关对这类低报审查明显趋严,所以按合同价来看,也属于低报关税,灰色空间进一步收窄了。”其进一步表示。
所以,相对低价的“水货”产品来源则同步也在减少,进一步抑制了渠道的备货需求。
03
有大商开始抛货,几乎下探至水货价
而受困于终端需求减少且行货无竞争力的高价劣势,一些进口商也开始对五大一级庄的产品作低价促销处理,并退出这一赛道。同时也有一线的进口大商迫于资金压力的低价出清,以尽量快速收回一部分资金成本。
浙江的叶明即向WBO表示,其近期便接手了一批进口大商的低价一级庄产品。其中行货的大拉菲、小拉菲分别以4300元、1600元的单瓶价入手;另一批小拉图则以1100元的单瓶价入手。
而这一价格实际上基本已接近了“水货”的市场价,所以很快便完成了转售。
其坦言:“最近我们低价收了很多市场上的名庄产品,一些是进口商清仓不做了,一些则是大商低价抛货回笼资金。对于我们而言,基本便是以做流通产品的思路,留单瓶50-200元的利润便在一周内快速完成转售,一定程度上也不会占用太多的资金。”
由此可见,如今酒商对于高端名庄酒的经营思路或也已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