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圆满落幕,“走出去”战略迎来新阶段
近日,2025年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正式新疆巴州在圆满落幕。作为新疆近几年来在葡萄酒产业层面最大的盛会,90余家企业携千余款产品参展,最终实现了累计签约项目68个、签约金额达到了6.85亿元。
在展会期间于中菲酒庄举办的“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天塞、中菲等为代表的疆内精品酒庄也共同探讨了新疆葡萄酒如何走出新疆这一现实行业问题,凸显出新疆葡萄酒“走出去”战略也迎来了新的阶段。
最大盛会圆满落幕,新疆产区发展迎来“4+2”新格局
本次葡萄酒节以“葡萄美酒最新疆”为主题,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及巴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相关国家部委领导及自治区相关领导均亲临出席。
作为新疆近几年来在葡萄酒产业层面最大的盛会,开幕式上,国家林草局、国家工信部、自治区、巴州地方等相关领导均在致辞中对本次葡萄酒节表达了高度的重视。
中酒协执行理事长王琦即在致辞中就表示:“新疆葡萄酒产业实现了从‘散’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正以昂扬姿态,崛起于中国葡萄酒版图的西陲高地。”
随后,代表新疆葡萄酒产业与外埠市场深度合作的三项战略签约仪式也顺利完成,进一步深化了新疆葡萄酒走出去的市场战略与深度布局。
展会现场可以看到,本届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上不仅集结了其四大子产区旗下几乎绝大部分代表性酒庄,也有两个新兴产区:阿克苏及南疆三地州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充分展示了当前新疆葡萄酒“4+2”的产区发展新格局。
可以说,本届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不仅是对多年来新疆葡萄酒产业成果最全面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树立起了新疆葡萄酒产业对外合作、交流的一个典范样本。
“走出去”战略迎来新阶段,精品酒庄们集体展现“新疆酿造”的自信与实力
在葡萄酒节期间举办的“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行业代表集结于焉耆盆地产区代表性精品酒庄之一的中菲酒庄,多位重量级行业人士再次聚首,深度探讨了新疆葡萄酒品牌建设与推广的经验、成果与未来方向。
论坛上,中酒协执行理事长王琦就谈到了酒类产业的变革、中国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以及酒类消费的年轻化、低度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新趋势,或将为新疆葡萄酒带来全新的市场机遇。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祖明则重点论述了扩大葡萄酒饮用基本盘、消费大众化普及的行业重要性,为新疆葡萄酒产业给出了深刻的建议。
而作为新疆葡萄酒的成功代表,天塞酒庄庄主陈立忠则在论坛上深度谈及天塞酒庄在品牌建设与创新上的成功经验和深入思考。
以精品酒庄最为集中的焉耆盆地产区为例,其“一湖四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规模化精品酒庄40家,包括了天塞、中菲、乡都、芳香、佰年、冠颐、国菲、瑞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酒庄和品牌,产业聚集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其中,如举办地中菲酒庄自2009年建庄以来,便不断在种植与酿造方面尝试创新,最终成为了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国内首批16家“葡萄酒酒庄酒”之一。
而多年来,这家以种植马瑟兰及西拉而闻名全国的精品酒庄,年生产量已达2000吨,不仅是国内第一个对西拉进行大规模种植的酒庄,同时也是国内种植马瑟兰单体最大的酒庄之一,酒庄推出的马瑟兰品种产品目前已是中国马瑟兰葡萄酒的顶级代表之一。
论坛现场,多位行业嘉宾即深入探讨了新疆葡萄酒如何走出新疆这一现实行业问题。
作为中菲酒庄庄主的纪昌锋即以其“捡了三年石头”的亲身故事,充分展示了其在酿造精品葡萄酒上的执着精神,以及对走出新疆乃至到全世界的坚持与市场信念,并表示:“酒庄是涉及子孙后代的长远事业!”
所以在酒庄成立之初,纪昌锋便聘请著名葡萄酒专家、“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葡萄酒顾问”李德美作为酒庄为总顾问,参与到整个酒庄建设与规划的工作中。
从本次葡萄酒节整体来看,新疆葡萄酒在“走出去”战略层面已来到了新的阶段路径上,通过持续的输出产区品牌故事,打造其整体市场影响力,通过这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产业盛会,新疆葡萄酒已开始向世界大力展示“新疆酿造”的自信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