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食安办突查海沧酒类门店
台海网10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林少蓉 文/图)如今的厦门,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进口酒口岸,今年上半年,进口酒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到海沧自贸区买酒,也成了厦门不少市民的习惯。
但是,这些酒类经营店铺售卖的进口酒,销售来源规范吗?市民能不能放心购买?
10月19日上午,厦门市食安办“月月十九查酒”行动,重点抽查了海沧自贸区及周边的酒类批发零售商行。
现场,市民代表——厦门市酒类销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薛德志,随机挑选了3家店铺。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店铺的证照资质、酒类中文标签等情况,并要求经营单位提供相应的进口票据。
核查情况如何,一起去现场看看。
门店一:嘉福源酒库
台账建立不完善 索证索票应规范
上午9点50分左右,市民代表薛德志随机选中了海沧自贸区海景中路53号之104的嘉福源酒库,一行人走进了店里。
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照。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销售的进口葡萄酒等酒类产品,瓶身上均有合规的简体中文标签。“进口酒类必须有中文标签,上面要体现品名、原产国、酒精度及净含量。”薛德志现场随机拿起红酒,检查了起来。一旁的执法人员补充道:“还要有生产商、进口商、经销商、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
经现场核查,这家门店的证照资质、中文标签均符合规定,但是在执法人员提出检查进口红酒相应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等相关材料时,商家一阵忙乱,才在微信上临时索要证明电子档。
尽管商家最终出示了相关材料,但针对该店酒类商品索证材料欠缺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进行了批评教育。“所有批次的红酒都必须能及时提供相对应的入境货物检疫证明,证明货物的合法来源。”执法人员要求商家立即落实整改,在门店留存相关票证资料备查。
门店二:圣康蒂酒业
未张贴中文标签 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市民代表随后随机选中了海沧自贸区海景中路53号之207圣康蒂酒业。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出示了执法证,并开始抽查货架上的红酒。市民代表和执法人员很快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家店铺的陈列柜上,摆放着不少外国红酒,并在显眼位置设置了价格标签。但是,执法人员却发现,这些红酒瓶身上却很多没有加贴中文标签。
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提供相关索证索票资料,包括报关单、入境货品检验检疫证明等,经营者无法提供。
经营者解释称,这些未张贴中文标签的红酒,是买回来自己品鉴的。执法人员对此不予采信。海沧区海沧市场监督管理所柳尚云介绍,在法律规定中,在经营场所中摆放陈列的酒品都视为销售酒品,而且这其中陈列的多款外国酒都设置了价格标签。
执法人员介绍,后续将对商家进一步调查,根据未张贴中文标签以及相关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柳尚云也提醒,进口酒品未张贴中文标签,消费者没办法判定酒是否合法进口,如果碰到职业打假人,商家也存在被敲诈的风险。
门店三:酒划算超市
商品明码标价 规范落实管理制度
相比之下,位于海沧自贸区海景中路53号1楼的酒划算超市,就较为规范。
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了相关经营证照。同时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销售的洋酒、葡萄酒、啤酒等酒类产品,瓶身上均有合规的简体中文标签,上面品名、酒精度、生产商、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齐全,还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定,标注了警示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店内所售酒类商品的明码标价也做得比较规范。
执法人员现场抽查了750ml“南爵窖藏干红葡萄酒”等酒品,核查索证索票落实情况。商家第一时间提供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品名、数量、入境口岸、入境日期、输出国家、生产日期及批号等食品安全重要信息。
市民代表薛德志呼吁广大酒类从业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比如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学习,完善台账信息,对增值税票、海关报关单、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等都要进行账册式的管理,以备执法机关检查。
同时,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酒类最好到正规超市、连锁店购买,不要轻信一些小店,乃至熟人的推荐,要勇敢向对方索要相关资料证明,更好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