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国产葡萄酒获得利好

2021-03-04 17:13 葡萄酒研究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昨日(3月1日)生效。首批“上榜”的中欧各100个地理标志即日起受到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和欧盟的更多特色优质名品将进入彼此市场,不仅将更好保护中欧企业权益,也会让双方消费者买得放心。


图片来源于: 葡萄酒研究


地理标志互相认证总量超过500,葡萄酒占据四席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于2011年启动,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和上百次非正式磋商,于2020年9月14日正式签署,协定纳入双方共550个地理标志(各275个),其中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生效,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欧盟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享有欧盟“地理标志”名称保护的农业食品和饮料产品销售总额达747.6亿欧元(约6015.9亿人民币),其中五分之一来自欧盟市场以外的出口。该研究还指出,具有受保护名称的产品平均售价是未认证同类产品的2倍,即受保护产品享有更高的销售溢价。例如,葡萄酒溢价率为2.85,烈酒溢价率为2.52,农产品和食品的溢价率为1.5。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詠箑表示,协定生效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进入欧盟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葡萄酒“走出去”提供了条约保障,有利于提升产品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将为中欧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协定生效,我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正式获得欧盟保护,其中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桓仁冰酒、烟台葡萄酒、沙城葡萄酒。这加快了国产葡萄酒走向国际的步伐,同时也会提高国产葡萄酒产品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可以为海外葡萄酒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协定生效,国产葡萄酒获得利好


伴随着协定生效,我国葡萄酒产业也将获得重要利好。


首先是为中国葡萄酒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提供法律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中欧协定的签订,会为中国葡萄酒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提供法律依据。不仅可以为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阻止假冒地理标志产品,确保双方消费者都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高品质产品,利于国产葡萄酒获得欧盟消费者的认可,进一步推动国产葡萄酒的出口消费。


其次是有利于中国葡萄酒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由于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并未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以“地理标志”为核心,形成产业联盟,大家一起“抱团走出去”,有利于打造中国葡萄酒的文化特色,以中国葡萄酒的整体形象立足于国际市场,提升国产葡萄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可以以“酒”引“资”,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投入中国市场,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如今抱团发展、互补、互助、互利已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以此次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的沙城葡萄酒(归属于怀来产区)为例。这几年,产区在产品质量提升、产区产品品牌打造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能够做到占位国际,还聘请了安永、IBM、奥美三家国际咨询公司,从多方面、多角度,编制怀来县葡萄酒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在今年即将展开的的一些大型活动中,也会以产区形式组团亮相。


中欧标志协定的生效,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国际市场,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葡萄酒各产区需要紧紧抓住这次的机会,让国外消费者了解和感受中国葡萄酒,将中国葡萄酒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