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延期!商务部宣布: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期延长至7月5日
4月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延期公告,时间将延长至2025年7月5日。继去年12月25日宣布延期至今年4月5日后,如今又再度迎来延期。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01 商务部公布欧盟白兰地调查期限延长至7月5日
据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7号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4年1月5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1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24年12月25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59号公告,决定将本案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4月5日。
商务部给出的理由是: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实际上,去年8月29日,商务部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且倾销幅度为30.6%-39%,以及10月8日宣布采用保证金形式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之后,于11月11日发布的新进展,却是新增“保函”的选项,再到如今的两度延期,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事件的走向并不明朗。
业内人士猜测本次商务部发布公告,将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再度延期是由于局势可能进一步复杂化。这已不仅涉及单纯的贸易问题,还将叠加其他因素,因此事态发展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但其也认为,该事件目前也呈现出中欧双方较为缓和的态度。
02 白兰地进口商:“压力挺大的”
一位广东的“三大洋”经销商张浩表示:“本次的调查期延长意味着正式征收反倾销税的时间点将再推迟一个季度。在此期间,我们还是需要缴纳保证金。如果最终调查结果维持不变,保证金将直接转为应缴税款。”他也表示,现在的局势更加不明确了,接下来是否会再延期或者取消调查都无法预测。
“再度延期实际上也为进口商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窗口,以争取政策变动带来资金上的缓解。目前我们的现金流也比较紧张,压力挺大的。”福建经销商王之横坦言。
据烈酒商业的跟踪报道,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事件从2024年1月5日立案至今,已持续了近一年零三个月,就中国市场来看,进口商确实普遍存在较大的压力。
自2024年10月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保证金率30.6%-39.0%以来,叠加2025年1月关税从5%上调至10%,进口商综合成本已上涨。有洋酒经销商坦言,关税从5%的优惠税率增加到10%,直接导致了他们成本上涨至少6.5%以上。
从终端市场来看,消费较为疲软,从经销商处烈酒商业也得知洋酒公司今年宣布的提价策略并未传导到终端。张浩就表示:“目前库存已在节前基本消化完毕,但例如XO等级的高端产品动销仍然缓慢。尽管今年初‘三大洋’等洋酒公司宣布提价,但终端市场价格尚未同步上涨。”
王之横还表示:“关于反倾销调查延期的消息,目前对市场影响尚不明显。但我们的库存实际消耗了很多,后续补货计划暂未明确,需要观望洋酒公司的策略调整,如果提价导致动销不畅,可能洋酒公司也会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市场变化。”
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事件也倒逼洋酒公司调整策略。一位曾任职于“三大洋”公司之一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洋酒公司正在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加速重点发展威士忌品类,持续投资其他酒品类业务,以对冲白兰地品类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优化等措施控制成本。该人士也表示,虽然洋酒公司正在做长期战略布局以应对不确定性,但由于反倾销调查结果尚未最终落地,短期内仍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