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潭酒厂被曝陷入经销商纠纷,酱酒退潮“谁在裸泳”

2025-11-13 09:57

“仙潭酒厂还我们血汗钱,诈骗经销商!”——近期,一段网传视频引发行业关注。画面中,几十名经销商聚集在四川仙潭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门口,通过拉横幅、喊口号的方式维权。


图源网络


作为高峰期年销近20亿元的酱酒品牌,仙潭酒厂以此种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令人唏嘘。但这起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仙潭酒厂一家的困境,更是整个二三线酱酒厂正在经历的煎熬时刻。


01

仙潭酒厂纠纷背后


网络上流出的信访信件显示:河南50余名经销商联合向四川仙潭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索要酒水销售货款及市场费用,涉款金额总值达2200万元,欠款时间自2023年3月持续至今。


图源网络


对此事件,有潭酒经销商在网络上发声称:潭酒目前在正常发货且在及时兑现市场费用,出问题是仙潭系列的老潭酒,潭酒在正常运作。


之后一份疑似仙潭酒厂的内部通知流传:涉事主体公司系“仙潭系列”产品代理商,并不隶属于仙潭集团旗下。这意味着纠纷中似乎存在代理公司与酒厂间权责模糊的问题。


仙潭酒厂纠纷不仅是单一事件,更是“酱酒热”退潮后品牌与渠道之间信任体系断裂的缩影。


02

酱酒热退潮,究竟谁在裸泳?


虽然仙潭酒厂的纠纷尚无定论,但事件所折射出的市场困境已不容忽视。距离仙潭酒厂约70公里的贵州仁怀,则是酱酒产业波动更明显的区域。


一位茅台镇业内人士透露:“今年重阳下沙季,全镇仅有300余家企业进行下沙投料,在高峰期是超过千家的。即便仍在生产的酒厂,也大多缩减了投料比例,因为社会库存太高。”


仁怀市融媒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当地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总量已从1925家减少至868家,淘汰的多为酱酒热期间盲目扩产的中小厂。而随着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主动退场,目前生产企业的数量预计将进一步下跌。


即便是二三线的主流酱酒品牌也感受到了寒意,核心大单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挂,库存积压、渠道萎缩等问题更加普遍,而资金链的健康程度决定了一家企业可以坚持多久,如近期有两三家知名酱酒企业被卷入暴雷的传闻中,其中甚有被传出申请破产的消息。虽然经证实该企业仍在正常生产中,但员工降薪、轮班上岗等措施也可见经营确实遇到了难题。


三线及以下品牌的重要业务板块——定制开发业务的门槛也越来越友好。在高峰期稍微有点实力的白酒经销商,会选择投入几百万元去茅台镇贴牌一款酒。部分大厂的贴牌门槛则高达几千万元。而如今该标准已大幅下调,部分大酒厂的起订量门槛降至几千件,仅需百万元就可开发一款贴牌酒,并且成为一年中较为稀少的大单。


在量下滑之外,基酒价格也来到了低点。如五年份的坤沙酒,高峰期售价在100元/斤以上,目前已降至50元/斤左右。还有茅台镇的一些酱酒厂商不断抛出诸如30元/斤等更低的价格。


有业内人士估算了下成本,如果是正规生产的企业,目前高粱收购价大概5元/斤,小麦加上制曲工艺要3元/斤,此外一口窖池需要2个人力,水电、天然气、排污、场地、存储等成本叠加下来,成本价就要到40元/斤以上。


酱酒热的退潮在今年的一场司法拍卖中被具象化。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变卖贵州仁怀国五剑酒业153吨基酒,评估价即便下调250万元仍无人竞拍,最终流拍。这一细节,直观反映出酱酒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与行业信心的滑落。


03

价格锚定坍塌后,一场酱酒集体的回调


二三线酱酒厂的困局,实质上是酱酒热退潮后的结构性调整。早期酱酒价格体系和格局,因飞天茅台的高溢价撑出了巨大的价格空间,仅在短短几年迅速火热,但整体的品牌力、产品品质、市场容量实际上难以支撑。


“茅台价格是整个酱酒市场的锚点。锚松动,所有品牌都会被卷入价格回调的漩涡。”一名白酒营销专家分析到。笔者梳理发现,目前青花郎、君品习酒、金沙摘要等主流产品的渠道批发价普遍低于出厂价30%-50%,经销商陷入卖一瓶亏一瓶的困境。


此外二三线酱酒的需求基础也在被重塑。过去主力需求多来自政商务与礼赠消费,而“限酒令”的收紧,使这部分需求出现明显收缩。与此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健康饮酒理念普及,也让“少喝、喝好”的趋势愈发显著。高端场景受限,大众场景未能打开,二三线酱酒陷入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虽然不少厂商尝试通过主动降级,布局100-300元区间来寻求出路,但市场培育的难度极高。这个价格带原本是浓香型白酒的传统腹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稳定,加上酱酒在此价位缺乏长期品牌积累,导致转型效果有限。


有位河南经销商表示,“之前接手了一款三线酱酒品牌的大众酱酒开发类产品,但至今仍有库存且无人问津,即便像习酒的金质、银质、金沙五星、1985等,目前似乎都很难出货。”


“这个价位段的产品其实是比较混杂的,开发酒占了多数,而这些产品大多缺乏品牌、渠道和产品基础,是酱酒热期间短期逐利的产物。这些产品已经成为酱酒社会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销商回流现金流过程中优先割舍的板块。”上述经销商分析到。


酱酒行业的回调,是一场价值的回归。过去几年,资本、渠道、开发商过度推高了酱酒价格体系,而真正具备品牌壁垒、品质护城河的企业寥寥。如今,当市场泡沫破裂,行业将逐步回归到拼产品、拼品牌、拼现金流的基本功阶段。


*部分图源:小红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