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10月白兰地进口量环比暴增79.25%?
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0月白兰地进口量达292万升,环比大增79.25%;进口额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4亿元),环比增长72.12%。为何在10月白兰地的进口量额环比上月出现大幅反弹?
01 10月白兰地进口数据环比反弹
具体来看,10月白兰地进口量292万升,环比增加79.25%;进口额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4亿元),环比增长72.12%;进口均价为41.64美元/升,环比下降3.98%。
其中,占比高达97.6%的法国白兰地进口量为285万升,环比上涨81.44%,进口额为1.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6亿元),环比增长73%。但其均价为42.48美元/升,环比下降4.65%。
在法国之外,其他来源地的白兰地进口整体仅占2.4%,仍处于相对小众的位置。
这一数据与9月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9月白兰地进口量为163万升,环比下降20.28%;进口额707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3亿元),环比增长3.82%;进口均价为43.36美元/升。
其中,法国白兰地的进口量为157万升,环比下降22.02%,进口额为701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8亿元),环比增长3.52%。其均价为44.55美元/升,环比增长32.74%。
值得注意的是,回溯下半年数据,白兰地进口呈现波动态势:7月进口量环比下降31.48%,进口额环比下降34.03%;8月进口量环比上涨11.99%,进口额环比增长35.32%;9月进口量再度回落,但进口额保持微增。10月的进口数据反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前几个月的波动趋势。
02 旺季备货、业绩冲刺与库存回补
10月白兰地进口量额出现近八成的大幅反弹,首先是受季节性备货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
江苏烈酒进口商张涛指出:“前段时间的进口量比较少,一些进口商开始补货,再加上部分品牌给直营渠道备了一些库存进行补充,到了10月份,开始大批量清关,所以数据有所拉动。”从数据来看,8月进口量环比上涨11.99%后,9月环比下降20.28%,为10月的反弹提供了空间。
同时,电商双十一购物节作为重要的销售节点,促使进口商提前完成备货,形成集中清关高峰。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中,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的销量攀升,例如京东平台的750ml的马爹利名仕VSOP同比增长了285%,700ml的轩尼诗VSOP同比增长了220%。可见这一市场表现印证了洋酒公司及进口商为应对双十一销售旺季提前备货。
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洋酒公司的业绩压力也是推动10月进口数据增长的因素之一。 LVMH集团干邑与烈酒板块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第三季度同比下滑15.67%,延续疲软走势。
人头马君度集团2025-26财年上半年(2025年4月-9月)销售报告显示,干邑部门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8%,有机下滑13.5%,中国大陆干邑销售额再跌25%。其还表示截至9月底,中国市场的库存水平已达到较为健康的状态,对于后续业绩的增长将提供较为有利的条件。
在此背景下,10月作为第四季度开端,品牌方有较强动力通过渠道推广、经销商激励等方式提升业绩。
一位北方地区的白兰地进口商江文表示:“洋酒公司在四季度一般都会做大力度的促销活动以及经销商的会议,因为四季度是一年里面的销售旺季。我们的白兰地产品在10月份的进口量额相对前几月还是挺大的。”
渠道库存周期性回补需求也是原因之一。 回溯下半年数据,7月进口量环比下降31.48%,8-9月虽有波动但整体处于低位,渠道库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化。江文认为:“进入四季度,进口商为应对年末春节旺季,可能需要进行战略性补货,这种库存周期的自然更迭推动了进口量的回升。”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反弹态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后续走势将取决于终端市场的实际动销情况。关键是欧盟白兰地反倾销影响持续,海关最低限价令部分进口商进货动力不足,叠加“限酒令”对市场的持续影响,整体需求仍受制约。毕竟同比去年10月白兰地进口数据,依旧呈现量额下跌的趋势。
因此,有进口商猜测,10月的数据反弹可能会让渠道库存压力上升,11月的白兰地进口量额会趋于平稳。
*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