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2.85亿英镑收购3家苏威酒厂后,百富门宣布暂停产1家
美国百富门集团曾在2016年豪掷2.8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6亿元)收购了本利亚克酒业的3家威士忌酒厂,释放出对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的极高预期。但2025年初,其在苏格兰高地产区的格兰格拉索酒厂却被曝出停产并进行了裁员,令人唏嘘。
01
格兰格拉索等品牌,2025财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25%
针对停产消息,百富门后续辟谣称并未永久关停,而是将其生产线与兄弟酒厂本利亚克酒厂合并,格兰格拉索酒厂进入静默期,从而降低酒厂的成本。
这只是百富门2025年缩减开支动作的一部分。据悉其还计划在全球裁员12%并出售旗下的制桶厂,以期节省出7000-8000万美元的成本,这也是多数酒业巨头降本增效的传统招式。
暂时停产格兰格拉索酒厂,则主要因为其业绩的大幅下滑。百富门2024年底公布的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显示,旗下除杰克丹尼系列、伍德福特珍藏、老森林人之外的其他威士忌品牌,即格兰格拉索、格兰多纳、本利亚克等,共出货20万箱左右,销量同比下滑25%,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2%。
百富门的苏格兰威士忌主销市场为美国,但美国渠道商库存高企、市场需求下滑、高额关税等因素对销售带来了明显影响。据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的数据,2024年苏格兰威士忌整体对美国出口额9.71亿英镑,同比下滑1%。
不过为何百富门3个品牌中选择暂停格兰格拉索?格兰多纳以及本利亚克近两年表现相对稳定,尤其是格兰多纳过去三年在Whiskytats的价格指数上涨了11%。相比起来格兰格拉索的品牌力较弱,在百富门的威士忌品牌阵容中也处于边缘地位,与其他品牌合并生产线,可以降低成本。
02
格兰格拉索为代表的单一麦芽品类,遭遇行业危机
格兰格拉索酒厂的暂时停产也反馈出一些行业趋势,即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不再是“闭着眼就能卖”的高峰期,部分品牌在行业调整期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困境。
SWA近期公布的2024年威士忌出口数据显示,单一麦芽威士忌出口额为1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2%。中国大陆市场是苏格兰单一麦芽的主销市场之一,而苏格兰威士忌对中国大陆出口额下滑了32%,可见中国大陆市场需求明显缩水。
不仅格兰格拉索等小众品牌在叹息,麦卡伦、格兰菲迪、苏格登等热门大牌在2024年也处于量额双降的状态,上述品牌的部分高端产品线在中国市场的渠道价甚至出现近乎腰斩的下滑。在此背景下,爱丁顿、帝亚吉欧等对相关品牌部门进行了裁员。
有从业者认为,当前威士忌行业正处于集体去泡沫的状态,相比热钱大量涌入的2021-2022年期间,威士忌正在从投资品向消费品回归。麦卡伦、格兰菲迪等苏威,包括山崎、白州、响等日威的火热均离不开“炒作”因素,投资者手中囤积了大量的库存,不乏高价入手的产品,当前行情下滑则纷纷抛售止损,形成一种踩踏式下滑的局面。
这些高端单一麦芽品牌也面临消费场景缩减的问题。在中国福建省、广东省等重要消费区域,麦卡伦12年、格兰菲迪18年等均为商务宴请、商务礼赠等场景的重要酒水选择,但由于经济环境下滑,相关需求同步降低。
此外,一线城市的夜场渠道也是主销场景之一,但在消费降级趋势之下,更具性价比的调和威士忌以及其他多元化的调酒品类在逐步挤占单一麦芽威士忌的份额。
在威士忌消费需求发生明显转向的时候,部分威士忌厂商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继续扩大电商渠道供应,线上线下价格冲突;跨国窜货情况严重,价格体系混乱;或者继续采用重营销抬高溢价的方式推广,也是业绩迟迟未改善的原因之一。
整体来看,威士忌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消费环境的变化相互交织,带来了品牌和渠道的双重挑战。从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出口数据、价格回落以及消费场景的转变来看,行业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许多曾被热捧的高端品牌面临着需求下降、库存积压和价格战的困境,未来趋势将如何变化?当前仍不明晰。